日历

2025 - 2
      1
2345678
9101112131415
16171819202122
232425262728 
«» 2025 - 2 «»

日志分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09-06-01

想知道一千年前的巴东知县是谁吗?

一千年前的巴东知县“寇巴东” "o$|if,R3  
-l-}* l,g  
一千年前,巴东县有一个县长是个出名的大清官!后来当了宰相。 wTlQjL  
P)"*jfB 4  
   bq@[U9?  
 nf\^q>  
宋朝,支持杨家将抗辽,审判奸臣贪官潘人美的北宋宰相寇准,年轻时曾任巴东县令,是个为民造福的大青官。 <v^U;`eoP  
{P$MA\  
<w ^a*  
:(tc j{}  
巴东县城公园山上的“清风亭”就是一千年前寇准修建的,是两袖清风的意思。 Rpeb!J2:7  
XMGVBAK  
5M4QObs  
R4q: @y +  
野三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。早在秦汉时期,巴人就在此形成了稳定的活动区域。北宋宰相寇准任巴东县令时,曾在这里劝农弃猎从耕。 Q}f`0YE  
[c)S3g}=d  
DO+JO>&  
iNv+>zMaS  
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。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,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。19岁那年,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。在殿试大堂下,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,对答如流,显示了卓越的才华。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,便破格录取了他,那时他还不足20岁。 .,RQ6Yqr  
;N.|u |[}  
>u3B^v-_k  
vzAy0d&PL_  
寇准被宋太宗录取后的第二年,就去四川巴东县当了知县。寇准到了那儿不到半年,巴东县就政通人和、百业兴旺。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“寇巴东”。 bYi-$ 8V/  
EO(P] kf  
_N*0X%@J$  
#Xl4io m  
宋太宗非常器重寇准,提升他为尚书虞部郎中、枢密院直学士,主持官员的考核与选拔工作,把组织人事的大权放心地交给了寇准。寇准不畏强权,公正不阿。无形之中,得罪了很多权贵。一天,他骑着马匆匆赶去办事,突然,街旁闪出一人拦住他的马,连声高呼:“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此事很快传到了太宗耳里。太宗非常生气,训斥道:“我听说有人喊你‘万岁’了?”寇准连忙说:“陛下,这一定是有人陷害我……”太宗气还没消,说道:“哼!听说你当时还挺高兴的,明天你就到青川去吧!” rA%`8^IIFi  
s4^yT.@_  
`_uos4:|0Q  
T^Pc-e  
寇准离开京城还不到一年,朝廷里就乱成了一锅粥。太宗一道圣旨,又将寇准召回京城,拜为参知政事。面对烂摊子,寇准抡起了改革大斧。这使许多当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。很快,以冯拯等人为首的守旧派结成了反对阵营,把朝廷搅得终日不宁。此时,太宗皇帝年龄已经大了,过早地出现了老年痴呆的迹象,他听信谗言,将寇准贬为邓州刺史。 ]-0*F/@5  
c$ *<;;eOM  
pgN+ y[: ]  
7z&lAbfa  
寇准被贬到邓州后两年,赵恒当了皇帝。权衡再三后,真宗皇帝任用寇准为宰相,寇准又一次回到了宋王朝的权力中心。 oT>GJ86 g  
 y0\JDhv!  
sI&b=j>d  
JIwH|  
公元1004年,北方辽军大举南侵,一天之内就有五次告急文书飞到朝廷。真宗皇帝大为震惊,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害怕,皇帝身旁一帮投降派主张向南京逃跑,向成都逃跑。寇准站出来对着投降派愤怒地说:“谁再为陛下出南迁的歪点子,谁就是大宋朝的千古罪人。辽军没什么了不得的,如果陛下御驾亲征,一定会把辽军打回老家去的。” 91IlYH t  
x26]U3y )  
`?IL%Hj)/  
p <w\j]:[  
真宗皇帝听了寇准的话点头说:“你说得对,我御驾亲征,一定要把辽国人打回老家去!” *dHLKI`  
 "/gf!N  
`b# RA.eb  
>Iu`[ z  
宋军在寇准的指挥下,连获大胜。在澶州前线,胆小的真宗就是不敢过黄河,寇准又极力劝说:“陛下,过吧!背水一战,想当年,楚霸王项羽把船都砸漏了……” B'OZ?  
S_{\%ApL  
3e1@Itiv  
TrDh D,)  
真宗说:“我知道……不过,书上写的不能全信,可别把我那龙船给砸了!” 'g&Yl aJ  
.[u@y,%  
QW&pH3 Q  
(zLj`HN  
寇准把真宗带到了黄河北岸。在两军对峙的战场,真宗皇帝如从天而降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。宋军官兵远远望见黄龙御旗,顿时欢呼声回荡在数十里外,辽军一听宋朝皇帝来了,斗志一下子就垮了。寇准指挥宋军乘势进攻,辽军仓皇逃窜,主帅中箭身亡,官兵大半被俘。从那之后,宋辽息兵,双方签订了睦邻友好的“澶渊之盟”。 oVk xW?[  
6 P{&A[  
fkdxSppz  
o M0 =#^  
那些曾主张逃跑的大臣们,忌恨寇准的功绩,又怕寇准问他们的罪。他们相互勾结,要把寇准赶下台。他们向真宗进谗言说:“陛下,历来战争就像赌博一样。寇准让陛下上前线,实际上是把陛下作为赌注。万一仗打败了,陛下还有性命吗?”对寇准本来就有猜忌的真宗,不由得怒火万丈,撤了寇准的宰相职务,让他到陕州去当了知州。这年寇准45岁。 ?h#RA.jl22  
D[;J.C+  
[-,7?F  
N\Aw:lZ  
13年后,58岁的寇准再次被真宗诏回朝廷任宰相。这时的北宋王朝,已是千疮百孔。真宗皇帝得了脑血栓后,刘皇后把持了朝政,她的兄弟鱼肉百姓,干了很多坏事。寇准不畏强权,把刘皇后的兄弟处死,为老百姓除了个大害。刘皇后由此对寇准恨之入骨,她和近臣丁谓内外勾结,多次诬陷寇准,使真宗又一次把寇准贬到相州去当刺史。可刘皇后心里还是不踏实。等到真宗去世后,刘皇后便将寇准一贬再贬,从河南相州的刺史贬为湖南道州的司马,再贬到广东雷州的司户参军,流放到远离朝廷的荒野之地。 J", EKro  
M1[z_A  
ce5cwdGg  
2&KhjA  
寇准63岁时,病死在雷州司户参军的岗位上。临死时他还往窗外看呢,儿子说:“父亲,您就别看了,朝廷早把您给忘了!”寇准说:“我是看天晴了没有,雨都下了好几天了,老百姓的庄稼别淹了!” U#!<ey)f\  
3 d-:5i  
a9'#KeM  
U tJ`!Dl  
40多年的宦海生涯,寇准从“寇巴东”到枢密院直学士、堂堂宰相。这一生历尽坎坷,最后从高处不胜寒的相位被贬到小小的司户参军。但他刚直的性格,为民请命的精神,却流芳千古…… i>k4~_R@q"  
IfIQ=)z k  
6 cYO_$  
$HVsc,m  
帖子附图:
rKghJ  
R.|;   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2) |  浏览(7239) |  收藏
一共有 2 条评论
彭娇妍 2009-06-01 21:59 Says:
巴东有这样一位知县,给巴东地区的文化层底蕴增加了份量。
youql 2009-06-01 14:57 Says:
一生多难,刚正不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