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“十三五”规划新鲜出炉,回看十二五: 春种秋收,给了农民“获得感”,咏秋叹秋,给了文人“获得感”,而我们职工的“获得感”从哪里来?面对十三五规划,我们该怎么办?这一问,引发笔者如下思考: Uo>B]^Y
5 ,J<>)k
收获愿望,邂逅钢铁冰冻期 l0_w <t
环顾我所居住的城市,我高兴地发现:在过去的五年,我们收获颇丰!攀枝花,这座三线建设老城,早已从一穷二白的蛮荒之地,变成了阳光明媚、天蓝水绿、水利发达、交通便捷、天地人和的似锦花城。 zB%c
作为攀枝花建设军团中最强大的生力军,攀钢人在勤劳付出的同时,也享受到了十二五规划和攀钢发展带来的红利,职工们告别了棚户区、搬进了经适房,雅静的住宅小区高楼林立,宽敞的地下车库位满无缺,大家生活在这座攀西名城,希望永远安居乐业,继续满满地收获幸福。 T
c(wLG
然而,美好往往遭遇残酷现实。作为大型钢铁企业,注定会在某个时段被烙上印迹。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,攀钢人饱受了国际金融危机、钢铁行业深刻调整的冲击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“新常态”,钢铁企业作为国家重点调控的严重过剩产业,环保利剑高悬、资金链紧绷,日益凸显的债务危机一次次敲响行业警钟。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显示:钢铁行业PMI指数连续18个月在50%的荣枯线以下,10月份仅为42.2%,钢铁行业深陷“冰冻期”。出现了钢价不如白菜豆腐,炼钢不如养猪的被动局面;而另一方面,国际主要铁矿石指标普氏62%铁矿石价格指数从2013年的每吨160美元跌破50美元长期低位徘徊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包括攀钢在内的大部分钢企随即陷入大面积亏损,合同衔接异常困难,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,融资环境日益恶化…… &i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