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不爱自己的家 VO%I[
&p#
第五章: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7V$C!MbZ
母亲自从把我烧伤之后,性格仿佛变了一个人。原来活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不见了,整日犹豫、自责、烦闷。 #%|G{&.d
母亲总是认为,她是一个失败的母亲,她没有资格被称做母亲。和邻居们在一起时,总要提及她把我烧着的事,每次谈到伤心处,总是泪流满面,时间长了,母亲不知不觉就染了许多不曾有的疾病,如胃疼,心口疼等。 akT]z](
人常说,吃饭的时候是不能粘气的。母亲常常在吃饭时,看着我被烧的略带歪的脖子,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总要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哭上一通,母亲的胃病就这样慢慢的给烙下了。 +ZYhJ:4
孩子是爱情沉甸甸的果实,孩子是家庭的未来,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。我被烧着了,母亲觉得她的希望破灭了一般,至少没有了正常母亲那分自信。 p|;aBNTY
母亲觉得,她不能再和矿区的工人和家属待下去了,她没脸见到他们。每次和那些矿工和矿嫂们在一起时,总有一种无名的羞愧向她袭来。 $3|S*p7
于是,母亲决定要带着我回到老家去生活。 wbV/X! ?}"
要回到老家生活不仅仅因为母亲是怕见到熟人,更主要的是因为生活过于艰难。一家三口靠父亲一个人的口粮实在难以维持,什么都得买,可工资又不多,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决定回老家的。 s,WQ`H\d7
母亲想,回到老家,自己可以在村里参加劳动,还能分得一些口粮。 S34'*>w8
于是,在我七岁那年,母亲带着我回到了老家山西省兴县魏家滩公社店上村。 3=19gQ(
从此,我和母亲就在村里居住,就住在父亲解放后分得的那眼很小的窑洞里。父亲每天照常上班,开了资就给我和母亲寄一些钱来,父亲平时不能请假,只有到了年底春节的时候,才能请一次探亲假,回家与我们团聚。 OCch#%o
回到农村,母亲每天跟着社员们参加生产队里的生产劳动。因为母亲有病,也只能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。年底也能分得一些粮食。 M*82X
Jv
生产队里是按工分分配口粮的。母亲只能挣到三分工,自然分得的口粮也是很少,不过也够我们母子吃了。 B":7MQ
我七岁了,也到了上学的年龄。那时没有学前班,母亲就让我提前上了一年级。 k?
{/rvk
母亲每天在生产队里只出半天工,有时跟着撒种,有时跟着除地,有时跟着收割庄稼。 bx]d9SaEC0
我每天按时上学,从不迟到。每天母亲早早的给我做好了饭,我吃了就去上学。 %0)c%JCn
父亲一个人在矿上上班,舍不得吃食堂,自己一个人在家做饭吃。一个人生活,有一顿没一顿的,日子过得也很苦。 .d U,1d2
我上学了,也懂事了。母亲就给我讲父亲的辛苦,说父亲四块石头夹块肉,挣钱不容易,你一定要珍惜粮食,不能浪费。我点着头,把母亲的话记在心头。 4Hw;hta
母亲一天劳动结束后,还要挑着水桶去村子边上的水井里挑水,看着母亲吃力的样子,我决定要帮母亲去挑水。可是水桶太大了,七岁的我根本挑不动,我就让母亲给我做了一副小扁担,买了一担小水桶,我挑着小水桶晃晃悠悠就跟着母亲去水井边挑水去了。 #C9d84"VE
我们居住的这个村子是伴山而居的,我家就在山坡上,水井还在离我家很远的村子脚下,全村就那么一口井,每到下午,出工的人们回来了,大人们都去挑水。 Q& |